1985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结合前期的京通线的防沙工程和1982年的沙漠化土地考察结果,在该地区的奈曼旗建立了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从1991年起,研究站与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草地研究所、东京大学、千叶大学和筑波大学在科尔沁地区先后开展了三期九年的关于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的合作研究。
双方参加的人员累计达25人,相互访问交流达80余人次。双方对沙地微气象、生态学、草地改良、土壤保持、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与沙漠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富的调查和试验数据;首次将近地气层湍流扩散理论运用于沙漠化机制的研究,并提出地表反射率是区别不同沙漠化土地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以及随着沙漠化的发展,净辐射和潜热交换趋于减少,风速分布有偏离分布的趋势;建立一个75亩的长期沙地草地放牧和恢复演替试验场(1993—1995年为放牧期,1996年至今为恢复演替期)。自1991年开始进行植物物候、长势、株型、群落组成、分布格局、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土壤紧实度和风蚀等观测,积累了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数据详细地解释了在半干旱沙地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和其产生发展的机理。